-
淄博市融媒体记者 李红
寒假是学校生活的延续,是由书本走向生活和社会的桥梁。在这个寒假,我市的中小学生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,不仅享受了节日的欢乐,更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与感悟,让这个寒假变得意义非凡。
剪窗花 写“福”字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
写春联、挂福字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。张店区重庆路中学的同学们拿起毛笔,在红纸上挥洒自如,书写着对新春的祝福。一副副或遒劲有力或飘逸隽秀的春联与福字,不仅装点了家门,更传递着对新一年幸福安康的祝福。
除了书写春联和福字,同学们还发挥创意,制作各种充满年味的手工艺品。一张张精美的窗花,在剪刀的开合间绽放出绚丽的图案;一盏盏喜庆的灯笼,洋溢着新年的欢乐氛围;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年画,描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同学们将这些手工艺品张贴在家中、悬挂在窗前,让家里处处都充满了“年”的味道。除夕夜,同学们和家人围坐在一起,共同准备年夜饭。从挑选食材到烹饪美食,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浓浓的亲情与温馨。
丰富多彩的活动,让同学们不仅体验到了传统节日的乐趣,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。在实践中,同学们锻炼了动手能力,增长了生活经验,增强了文化自信。
参与志愿服务 传递温暖与爱心
在淄博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,团员们积极投身“我们的节日·春节”志愿服务活动。他们来到退休老党员家中进行慰问,不仅聆听了老党员的亲身经历和党的历史,更坚定了听党话、跟党走的决心。
春节期间,团员们带着提前准备好的春联、“福”字和满满的祝福,走进商场,将祝福传递到市民手中。他们还来到社区进行清扫活动,在清扫过程中,大家热情高涨,互相协作,展现出良好的团队精神,也在实践中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。
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我们的节日·春节”系列志愿服务活动,不仅丰富了团员们的课余生活,深刻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,更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,为传承红色文化、建设美好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淄博高新区第一中学的同学们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,他们走进社区、敬老院等地,为孤寡老人、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送去关爱与温暖。通过陪伴聊天、打扫卫生、表演节目等形式,传递爱心与正能量,让这个寒假充满了温情与感动。
研学实践 开阔眼界增长见识
为让学生能在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浸润中开阔眼界、增长见识,张店区凯瑞小学的学生充分利用各类研学基地等社会资源,开展了丰富的研学实践活动。
在青州博物馆,同学们了解了青州的起源与历史变迁,感受了辉煌灿烂的齐鲁文化。在“新华书香实践营”中,同学们参加了各类主题特色实践活动,在阅读、动手、综合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很大提升。在淄博市科技馆,同学们徜徉在物理、生物技术、航空航天、健康生活、运动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海洋中,探索科技之谜。
淄博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队员们则来到了昆虫科普馆,开启了一场探索昆虫奥秘的奇妙之旅。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,队员们认真学习了关于昆虫的知识,亲自参与了蝴蝶标本的制作。从轻柔地整理蝴蝶翅膀,到小心翼翼地将其固定在标本盒中,队员们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观察力。在观赏区,队员们还看到了一些罕见的昆虫,这些昆虫的奇特之处让孩子们大开眼界。
“参与昆虫相关社会实践,令我收获颇丰。在观察与标本制作中,我知道了昆虫世界的奇妙。它们形态各异、习性独特。这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,更让我懂得尊重生命,明白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。”七(2)中队的刘鸿宇同学说。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同学们在寒假期间通过丰富的活动开阔眼界、增长知识,提高了社会责任感、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。
举报